靖江:适老化服务升级破解老年人“智能之困”
  • 信息来源:靖江市数据局
  • 发布日期:2025-07-18 09:53
  • 浏览次数:

当扫码办事成为主流,老年人却在医保缴费、养老认证等业务中频频“碰壁”——“手机字太小看不清”“流程复杂点错了怕扣钱”。面对智能时代的“代际鸿沟”,靖江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通过“降速提质”的“慢服务”,在现有资源中挖掘适老潜力,化解老年人的“智能焦虑”,让服务主动适应老人,实现传统服务与智能技术的并行不悖。

智能工具适老使用,从“不敢用”到“主动学”。针对乡镇技术开发能力有限的现实,靖江市新桥镇聚焦用好现有政务平台适老化功能,把智能平台“调”成老人专属模式,让“以前怕点错,现在能自己查养老金”逐渐在老年人群中普及。一是界面适老化。针对年龄不是太大且有智能化手机的老年人,在指导自助端办件时充分利用好“苏服办”老人版及“江苏智慧人社APP”老年人服务专区,主动帮助老年人切换到更加方便简洁的页面。二是教学个性化。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工作人员“一对一”指导老人申请账号、切换页面,对有意愿学习的群体,利用好“10分钟微课堂”,通过模拟操作教会老人独立完成线上缴费、查询等基础功能。

服务网络分层下沉,从“跑远路”到“家门口”。从“方便”老年人办件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镇村户”三级服务网络,在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同时,进一步缩短服务半径,把办事窗口“搬”到老人身边。一是村(社区)标准化建设。致力于适老服务向基层延伸,新桥镇便民服务中心在规范管理、清单设置、人员培训、业务考核等方面下了功夫,通过“1+4+6”制度体系,目前各个基层延伸点都能“清单”执行到位。二是医养服务场景融合。把医保事项延伸到就医群众的最近点医院,镇便民服务中心与新桥城医院不断探索构建医保业务“双向推送”机制,力求就医老人在医院有办理医保业务需求时不用跑腿,在便民大厅解决医院结算问题时找到症结所在,年均推送业务达一百余件。三是流动服务动态覆盖。常态化开展为老年人“送服务”“送政策”活动,如养老认证上门拍、政策宣传上门讲、民生业务上门办等,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服务。

代际协同精准引导,从“无人知”到“主动办”。为破解“老人不知能否代办,子女不懂如何代办”的信息差,建立“政策找人”宣传机制,通过强化家庭服务纽带,激活家庭互助动能。一是进行社群渗透。通过村(社区)“政策微信群”,定期发布资格认证流程、亲情账户绑定、税务缴纳操作等适老化服务政策及“适老日历”,提醒子女远程帮代办。礼圣村专门制作“礼圣小课堂”,视频化操作流程,逐步提升老年人数字化应用能力。二是开展代际联动。将政策课堂穿插至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及节日活动中去,通过开设“智慧助老亲子活动”“银龄数字课堂”等,将智能手机操作培训纳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子女陪同老人学习手机操作并为家中老人帮办代办。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离不开对“慢需求”的包容。在应对老龄化与数字化的双重挑战下,靖江市将进一步主动贴近服务群众,守住传统服务民生底线的同时,不断拓宽智能应用的参与空间,力求用服务的“柔”化解技术的“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