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打造政务服务新样板
  • 信息来源:泰兴市数据局
  • 发布日期:2025-03-27 10:19
  • 浏览次数:

在泰兴市黄桥镇便民服务中心,市民王女士正通过“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专窗办理业务。原本需要往返多个部门、耗时15个工作日的繁琐流程,如今只需填写一张表格,30分钟内就能完成所有手续。“真没想到现在办事这么方便!”王女士感慨道。这一幕正是泰兴市黄桥镇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生动缩影。

作为江苏省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泰兴市黄桥镇通过流程再造、三级联动、数字赋能三大创新,打造出政务服务“黄桥样板”,群众满意度高达98.7%。

流程再造,从“多头跑”到“一次办”的蝶变。中心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对136项高频事项进行“全生命周期”梳理,创新推出5大主题服务包。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中,卫健、公安、人社、医保四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流程并联,通过“出生医学证明电子化+户籍信息预填+社保卡金融功能预激活”技术路径,将办理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30分钟,材料精简70%。目前全镇已有1260个新生儿家庭受益,累计节约办事时间超2万小时。

更令人瞩目的是“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中心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模式,市场监管、城管、消防等6部门审批实现“一图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出件”。申请人只需提交场所使用证明、身份证原件2项材料,即可获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这项改革使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间压缩至0.5天,日均办结量提升300%,推动全镇市场主体年均增长率达18.3%。

三级联动,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前办社保补缴得跑镇里,现在在家门口的村委会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在黄桥镇南沙村便民服务站,村民陈建军大爷通过医保系统,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社保补缴业务。这得益于黄桥镇构建的“市-镇-村”三级联动架构。

三级联动架构通过市级层面建立“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协调26个部门下放134项权限;镇级设立“综合受理岗-全科审批岗-帮办服务岗”三岗协同机制;村级配备66名“全能代办员”,创新推出12个“政务服务驿站”,将社保补缴、高龄津贴申领等30项高频事项下沉至村居,年均为群众节约出行2.3万次。此外,“办不成事”反映专窗设立的“1小时响应-48小时办结-7天回访”机制,累计解决群众难题500余件,整改完成率100%。

数字赋能,智慧政务按下“快进键”。在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民刘军正在自助终端机办理无房证明业务。目前,黄桥镇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的5台自助终端机可办理社保查询、税务登记等85项业务,日均自助办理量超400人次,“不打烊”服务让群众办事“即来即办”。而“智能填表+区块链存证”的全流程电子化、“线上+线下”双轨服务网络等,更是实现了社保、医保等业务的“免证办”、企业登记“秒批秒办”,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更加智能、高效的服务体验,实现政务服务与公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