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化工码头数字孪生模型建设及港区智能化管理”项目跻身省实景创新应用答辩
  • 信息来源:泰兴市数据局
  • 发布日期:2025-03-17 11:09
  • 浏览次数:

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与江苏省数据局联合举办2024年实景三维江苏创新应用典型案例答辩会,全省共29个项目参赛。泰兴市数据局申报的“化工码头数字孪生模型建设及港区智能化管理”项目成功入围,并凭借其在数字孪生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全国首创的光纤监测技术,获得一致好评。

实景三维全域感知,打造智慧港口新标杆。项目通过融合航拍倾斜摄影、GIS、BIM及物联网“物模型”技术,构建了泰兴港口的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动态呈现港口环境、设施设备等物理要素,实现全域精细化建模。集成物联网平台、GIS底图和实时数据流,为港口运营提供智能化、可视化管理工具,显著提升管理效率与精准度。

大模型驱动智能化,赋能港口高效运营。项目创新引入港航大模型技术,深度分析港口历史作业数据、实时传感器数据和环境状态数据,为泊位分配、作业调度、危化品管控、应急管理等核心业务提供技术支撑。平台还提供基于AI的数据可视化和人机交互接口,助力科学决策。2025年,项目计划将大模型迁移至DeepSeek-R1平台,进一步提升中文处理与数学计算能力,为港口智能化管理注入新动能。

全国首创光纤监测技术,筑牢安全防线。项目在全国首次将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应用于化工码头管廊,铺设光纤总长度达40公里,形成8000个监测点位,覆盖5米监测范围。通过“模型+数据”深度融合,构建化工码头管廊数字孪生体。系统基于陆基高精定位技术,可精准定位异常事件,及时预警管道泄漏、爆管及第三方施工破坏,最大限度避免人身伤亡事故,为化工码头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泰兴“化工码头数字孪生模型建设及港区智能化管理”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实景三维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了示范案例,也为港口智能化管理和安全生产树立了行业标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与推广,该项目将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智慧港口建设贡献更多宝贵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