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出台《2024年“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
  • 信息来源:姜堰区行政审批局
  • 发布日期:2024-04-28 15:11
  • 浏览次数:

近日,姜堰区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了《2024年全区“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要求锚定“康养名城 活力姜堰”发展定位,坚持产业为先、城市为基、民生为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监督管理水平、利企便民实效,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聚焦提标提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规范各级政务服务事项。系统梳理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逐项明确设定依据、实施机关、权力类别、受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要素实现“清单之外无事项、指南之外无材料”。持续推进赋能放权,试点将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事项申报指导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打造“网格帮办、镇街审核”的办理新模式。清理取消企业在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化待遇,坚决破除各类隐性准入壁垒。深化“政务+金融”“政务+网格员”“政务+社工”服务模式,全面下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提供医保社保、居家养老、幼儿托育、扶贫助困等服务。

二、聚焦利企惠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全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告知承诺制,通过“先照后证”“审批改为备案”等方式,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确保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高效应用“堰商汇”“苏企通”“泰企通”等涉企综合服务平台,及时集成、动态更新企业投资、政策申报、项目建设、招聘就业等信息。完善政策资金直达机制,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策资金高效兑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名录库企业支持力度,推动担保基金增量扩面。优化全区转型升级企业培育库,及时减税降费、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拓宽信用修复线上线下服务路径,帮助失信企业尽快恢复信用。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远程异地评标,做到全区公共资源交易100%“不见面”。

三、聚焦公平公正,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深化“一业一查”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推动双随机监管从“按事项管”到“按行业管”。扩容轻罚、免罚、从轻“三张清单”事项,扩宽适用领域,合理细化量化自由裁量基准,杜绝同案不同罚。落实“企业安静日”制度,年内涉企检查频次减少40%,重点企业减少50%以上、行政处罚次数减少20%以上。健全“双推送、双回路”机制,强化审批监管执法互动,梳理公布审管执法互动事项清单,确保无缝衔接、闭环管理。推动审批、监管、执法事项确权,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闭环管理、一体服务的闭环工作机制。

四、聚焦创新创优,提升项目审批质效

探索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将“用地清单”随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一并交付用地单位。实行低风险项目简易审批,推行工业企业项目用地首次登记“零材料”办理,对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提供“交地即发证”服务。进一步完善帮办代办、容缺预审、告知承诺、超时默认、联合验收等制度,强化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审批时限较市级承诺时限压缩50%以上。

推行“水电气讯”联合报装,实现“一窗受理、一同踏勘、一并接入”,做到无外线工程的3个工作日内办结。推行“开门接电”服务模式,持续提升办电便利度。

五、聚焦好办快办,优化政务服务举措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定标准“一件事”,引导企业群众线上办理,确保“最多跑一次”及“不见面”办理率达99%以上。建立“负责人走流程”制度,以群众视角全方位检视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审批流程更简、政务服务更优。出台“三个免于提交”事项清单,高效应用基础证照,加大材料内部共享,推动实体证照免于提交占比突破60%以上。迭代升级政务服务“一码通”,提供事项查询、线上导办、就近导航等“一站式”服务。打造以医保、公安、就业、税务、用电等服务为主体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动更多事项“就近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